国际职业资格证导向的会计专业双语教学改革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会计专业双语教学概述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及社会上的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会计人才显得越发重要。在2010年,财政部出台的《会计行业中长期
1 会计专业双语教学概述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及社会上的对外交流日益频繁,会计人才显得越发重要。在2010年,财政部出台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会计行业缺乏高层次会计人才。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会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标准中明确规定会计学本科专业应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和外向型会计人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会计教育需要与国际化接轨,培养出能掌握国际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会计人才。因此,会计专业双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在著名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给双语的定义是: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国语旨在进行学科教学的运作方式。国外双语教学模式中以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最为著名。美国由于是一个移民性质的国家,双语教育有政策和法律的大力支持,其双语教育主要有3种模式:过渡式、发展式和双向式。加拿大本身就是双语社会,人们适应英语和法语,最著名的双语教学模式是加拿大式浸没法双语教学。新加坡的双语教育提出了“人人讲英语”的要求,强调双语的重要性。随着双语教学被认为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加强了双语课程教学。早在2001年,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教育部提出各高校要求在3年内开设5~10门的双语课程。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进一步将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作为大学教学质量的衡量指标。
综上所述,由于环境原因,国外双语教学起步较早,双语课堂较为普遍。在国内,由于政策性导向的驱使,已有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设置了双语课程,但发现其教学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双语教学急需进行改革,完善会计专业双语教学体系,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国际化的高质量会计人才。
2 高校会计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不明确
通过对湖南省内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双语教学调研发现,会计专业开设双语课程已成为普遍现象,但由于各高校的学生英语程度不同以及对自身未来职业规划的不同,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目标不明确,容易与“会计专业英语”课程和“国际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趋同。“会计专业英语”课程以英语教学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专业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国际会计”课程则以会计专业知识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对国际会计准则的了解。而会计双语课程即涉及了专业英语的学习,也涉及了国际会计理论与实务,由于学生对双语课程的接受度以及授课老师的知识结构的不同,导致双语教学过程中“偏专业英语教学”还是“偏会计准则教学”目标不确定,因此,无法形成统一的教学标准对会计专业双语教学效果进行衡量及课程定位,影响了会计双语教学的推广及提升。
2.2 教学模式单一
经过多年的双语教学发现,目前有一部分高校的会计专业双语课堂上常见的教学模式是偏英语的翻译词汇学习,以教师为中心,大量的课堂时间侧重于对课文内容的逐字逐句地英语翻译,案例分析较少,实践性缺乏。教师把“会计双语教学”与“会计专业英语教学”混淆,导致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掌握国际会计理论与实务,学生上课容易觉得枯燥,从而对双语课堂兴趣不高,双语教学质量不理想。
2.3 师资队伍不强
会计由于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会计专业双语课程一般由有一定英语功底的会计专业老师承担。但从双语教学现状调研发现,担任双语教学的教师普遍感觉压力大,一方面,教师需要对国际会计理论与实务精通,才能很好地使学生了解国内国外的会计处理差异;另一方面,教师需要较高的英语水平,才能在课堂上进行中英文的自由转换,使学生正确理解会计循环、财务报表等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的表述。
3 国际职业资格证导向的会计专业双语教学改革措施
当前,国际上会计领域较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主要有注册会计师(CP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和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三大会计职业资格证均涉及了英文试卷,尤其ACCA考试均为全球统一的英语试卷。因此,借鉴国际上会计领域通用的职业资格证考试大纲,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全面科学的高校会计专业双语教学体系,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
文章来源:《会计师》 网址: http://www.hjszz.cn/qikandaodu/2021/0415/1323.html